欢迎扫码关注
简体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文化 - 文化天地

回乡见闻 | 年味杂谈

来源:三秦地质 | 作者:安楚、康璐燕 | 时间:2019-03-08 | 阅读量:
字号:

  编者按

  转眼已至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回乡见闻”栏目也逐渐进入尾声,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汇编了多篇优秀稿件,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们的笔尖,一同感受他们返乡的所见所闻所想吧~

  回乡见闻之出行体验

  【张正兰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机关】

  2019年春节我随爱人回陕南汉中过年,从西安北客站到汉中老家总用时不到2小时,车程相对以前大幅缩短。这一巨变得益于2017年12月6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京昆通道”重要组成部分西成高铁的全线开通运营。

  汉中头枕秦岭,脚蹬巴山,汉水贯穿其中,位于陕西南端,作为陕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回首过去,从汉中到西安,最早只能翻越秦岭山脉上的盘山公路,耗时耗力,困难重重;建国后秦岭山脉被打通,修建了铁路,从西安至汉中需途经安康,全程500多公里,用时8-9小时;至2007年9月,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全程约260公里,用时仅4-5小时,但受秦岭山区高速公路海拔高、坡度大、弯道急、坡大沟深等因素的影响,西汉高速成为陕西省高速公路中交通事故高发、管理难度最大的路段,曾被公安部列为“全国十大危险路段”;高铁开通后,全程最多1个半小时,享受“快”感的同时,也体验了干净、便利的内置设施,周到、细致的列车服务,坐在匀速行驶的车厢内,若不是窗外快速滑过的风景,丝毫感受不到列车时速已达240余公里。西成高铁作为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使出行变成一种享受,返乡人不在“囧途”。

  除了高铁快捷、便利、舒适的良好体验外,对于交通的另一个直观感受就是拥堵。2016年才被评为“四线城市”的汉中也开始堵车了。在与司机师傅闲聊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购置私家车的能力,私家车作为一种刚性需求,已普遍进入普通家庭,同时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也让家家户户有了更多选择,5-10万便能入手一辆不错的国产汽车。购买国产车,既满足了出行需求,又支持了国货,最终实现的是国民互惠、供需双赢。然而早些年,汽车作为家用奢侈品,一般工薪家庭是负担不起的。孩子的爷爷也买了一辆价格适宜的北京汽车,平日里带家人出行省时又方便。

  此次回乡,我深切体验到了高铁的迅捷和私家车的普及,几年前谁也想不到中西部的交通状况能得到如此大的改变,想不到一个四线城市竟然也会“车满为患”。而如今,在十九大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的大背景下,汉中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节点,以便利的交通为基础,与周边城市互通有无,逐步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得不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点赞,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点赞!

  开往家乡的列车

  【易鹏飞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伴随着一声悠扬的火车鸣笛之声,怀揣着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在新年到来之际,我踏上了归家的旅程。坐在飞驰的列车上,远方的山山水水疾驰而过,我的思想如脱缰的野马,游荡在大好的河山之上。

  “阿姨,让我来帮你放上去”,一个响亮而清澈的嗓音将我拉回了车厢,只见一个衣着时尚的年轻小伙子正热情的对一位刚找到铺位,准备将行李箱搁到行李架上的阿姨热情的说道。“好的,我正发愁怎么办咧,谢谢你,小伙子。”小伙麻利地将行李箱搁上了行李架,笑着回应到“不用谢,举手之劳。”阿姨坐到了铺位上,喘了口气,开心的说道:“我坐这趟车很多年了,现在的秩序真的是越来越好,大家的素质也是越来越高了,以前坐车的时候,推推挤挤,熙熙攘攘,行李堆得到处都是,又一次还被人把铺位硬是给霸占了。以前根本不敢随便和陌生人说话聊天,生怕被人给骗了,上的当多,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小伙子旁边的女孩打趣说道:“阿姨,你可放心,我男朋友不是坏人,我们也是坐这趟车回家咧。”女孩的话逗得大家直笑,也揭开了这一车厢人的话匣子,大家都融入到了这欢乐热闹的氛围之中,在这飞驰的列车上,欢声笑语洒满了每个角落。

  是呀,我乘坐这趟列车也已经十二个年头了,何尝不是有这样深深的体会。这十二年来,祖国正如同这飞驰的列车,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飞速前进,小朋友们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健康茁壮成长,年轻人在风清气正的社会中追寻自己的梦想,老年人在国泰民安的祥和中安度幸福的晚年,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日益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祖国实现了GDP的稳步增长,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了完备的基础设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鼎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形成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大好局面。

  祖国在飞速前进的同时,人民的素质也逐日提高,从一路的旅途就可见一斑。遵从秩序有序排队候车,尊老爱幼照顾特殊乘客,不在车厢随意抽烟吐痰,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霸座抢座的少了,遵规守纪的多了;恃强凌弱的少了,乐意助人的多了;恶意相向的少了,温文尔雅的多了;负能量少了,正能量多了。

  “前方列车已到站,请需要下车的旅客准备好行李物品准备下车”。沉浸在对祖国的变化所感到的欣慰中,我返回我的家乡了。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列车上我便下定决心,新的一年,在举国人民追梦的道路上,我也是一份子!我要在祖国的大地上,挥洒奋斗的汗水,用热情和付出浇灌希望,用实干和汗水追寻梦想!祝福我和祖国都越来越好!

  回乡见闻随笔两则

  【李惠娟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秦蜀连

  午食长安夜宿蓉,

  千里征程变旅途。

  但使流马换高铁,

  先生遗骨存昭陵。

  乡味

  关中古镇

  老人老店

  锅边围坐

  辣子多放

  西安泡馍

  武功饸饹

  此冬足矣

  绿水青山那最美的乡愁

  【乔新星 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腊月二十九,是家乡小镇传统的集日,也是过年前最后一个集市,今年提前请假回家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场令人期待的贸易大会,但却在集市结束的时候,我不由得多了一些失望,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街道虽然规划垃圾桶、垃圾车,但商家小贩随意扔掉的垃圾已将一排排垃圾桶完全忽视,而且几个环卫工人更是在最繁华的主街道上直接焚烧起来,一堆堆浓烟笼罩了半个小镇,着实大煞风景。

  我的家乡地处陕北西北,曾是一个因石油资源丰富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能源小镇,从陕北石油大开发起,小镇的经济凭借年产百万吨石油而迈入快车道,一时之繁华被称为志丹“小香港”,这是我们很长时间都引以为豪的赞誉,但近年来随着石油储量减少,能源风暴过后的经济疲软以及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小镇往日风光已不见,洛河在境内段已成为臭水,好多土地发生有机污染,个别地方的山体更是遭受了不可恢复的盈利性毁灭,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正月闲来与几个同学聚会时,又一次谈到家乡发展话题,一位在当地政府工作的同学就说,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确实带动城镇建设,较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但也滋生不少环境问题,政府部门为此做了不少工作。有同学打趣说,你就是搞土地质量调查工作的,采一瓶水样、取一袋土样回去化验一下,肯定会有收获。

  其实,有句歌曲唱得好,谁不说俺家乡好,虽然我们远在他乡上班,但家乡的一丝一缕都让人牵挂,家乡的点滴发展都让人备受鼓舞,面对家乡发展所遇到的各种困境,我们更应该献言献策。

  党的十九大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做文章,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会是助推地方发展的新引擎,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也将会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依然记得20年前,国家提出再造一个秀美山川宏伟口号,整个陕北地区全民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经过了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生态理念,需要我们这辈人继续提倡和谐绿色发展,放下资源依赖,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给自己争取一个幸福蓝天、绿水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异乡游子终能望得见家乡的青山、看得见家乡的绿水、记得住那最美的乡愁。

  逐渐褪去的红色

  【仵拨云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五、四、三、二、一,过年啦,大家过年好!”这,或许是我第一次清晰的听到春节晚会的倒计时。往年,在耳边的都是“噼啪噼啪…”的鞭炮声。

  守岁,不可或缺的两件事,一件是压岁钱。小时候都是用红纸或者红布包起来,压在枕头下面,压的不仅仅是10元、20元,而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现在,压岁钱越来越多,红包形式也逐渐丰富多样,但不变的是祝福和心意。

  另外一件就是放鞭炮。那时的除夕和初一,小孩们都要争先恐后放鞭炮,生怕落到别人家后面。除夕晚了别人一步,那好,守岁守到天蒙蒙亮,为的是初一清晨的第一声鞭炮声。那时候对春晚没有概念,脑子里就一件事—放炮。放完鞭炮不过瘾,捡地上没响的炮,继续放。再往后,放炮追求的不再是谁先放,而是从几百响的鞭炮,到后来的几千响的鞭炮,再到十万响,甚至还有100万响的鞭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谁家声音大、时间长,还有就是“满地红”。再后来,要比谁家烟花放的高,放的炫。但是这个时候的我,除夕已经离不开春晚了,因为全家人可以真正的坐在一起。

  工作后,定居城市,从乡下迁到城市的春节,突然出现了“水土不服”。没有了争先恐后的激情,没有了满地红的争夺,更没有了鞭炮声。从最早的安全隐患与扰民开始,到现在“蓝天保卫战”,随着禁放令的实施,除夕夜最大的改变就是,终于可以听清春晚倒计时的词了。

  今年来到了海南过年,除夕夜的我又多了一件事,就是给两个双胞胎儿子捂耳朵,哥俩白天玩疯了,早早就睡了。不到零点,鞭炮声就吵醒了哥俩,开始给小家伙们捂耳朵,教他们张开嘴,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还好,两个很乖,还问到:“他们为什么要放炮?”回答他们是因为过年了。

  是的,他们哥俩从小就知道了“爆竹声声辞旧岁”,可还是有很多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孩,或许只能通过传媒和课本理解什么是“爆竹声声辞旧岁”了……

  西安草滩的变化

  【张建军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腊月二十八,坐地铁回西安未央草滩(未央湖)接老母亲到城里过年,村口碰见门中的老嫂,打招呼问忙啥,嫂子说跳广场舞去。嫂子看着光鲜靓丽、神采奕奕,满脸洋溢着幸福,哪像60多岁的老大妈。回来的路上,不禁心中感慨万千…

  我出生在西安东北郊草滩农村。上世纪70年代,这里人烟稀少,渭河边草丛里经常有狼出没。距离市区钟鼓楼约15公里,交通很不方便。通向北郊的仅有2条公交线路,36路和17路。36路韩家湾站下了车离村还有5里路,17路红旗厂站下车还有8里路。缺少电力,点着煤油灯,没有手机、电视和电脑,傍晚后黑灯瞎火,偶尔听到狗叫声,经常围在大人的身旁,听着大人给我和其他小伙伴讲西安的故事:“西安有个的大雁塔,离天只有8尺8,西安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

  上高中时家里很穷,伙食很差,中午饭经常是面条里加点包谷糁,仅能填饱肚子,清汤寡水,也只有过春节时才能吃些肉。当时的西安农村感觉是饿怕了、穷怕了。高三换了一个重点高中,需要住校,家里负担更重了,我的生活质量就更差了。一天三顿包谷糁,背着从家里带来的杂粮馍,嚼着咸菜,就是一天的伙食。

  记得30年前结婚时,租了辆大公交车接亲,村子土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路面两侧堆满全是烧火用的包谷杆,村口离家约300米,司机开了近半个小时。还好结婚那天是晴天,要是遇到下雨天,路面犹如泥浆池,如有车过,路上行人就该遭殃了。当时村子还没有上下水管道,厕所建在门口,到了夏天,蚊蝇飞舞,臭气熏天。嫂子和我家对门,年轻的嫂子穿着补丁的衣服,在庄稼地里劳作一天,还要做一家老小的饭,喂猪、喂鸡,灯下还要缝缝补补,30年前的嫂子好像比现在还老。

  从孩提起,我就关注着家乡一点一滴的发展,一草一木的变化,从包产到户、自种自收,丰衣足食、小康富裕,土路变成水泥路,土坯房变成瓦房再变成多层楼房。家家户户用上了抽水马桶,地上铺着地板砖或木地板,墙壁也变的更白更亮了。电视机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到大屏幕液晶电视再到现在的宽带数字无线互联网,还有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应有尽有。随着生态环境的治理,从这路过,再也不要捂着鼻子走了,每家门前有垃圾桶,门前还修了形状不同的花坛、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楼顶上都是太阳能热水器,幼时排队洗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夜幕降临时,夜市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30年前的家乡,是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庄稼地,10年前的我们村是世鳞次栉比的出租房,现在是村民自建各式小楼。

  世代居住在草滩(未央湖)的人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脚下的土地会变得寸土寸金,随着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北移,我的家乡成为北郊大学城,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医学院相继进入本区,大明宫建材市场、西安朱宏机电市场、未央湖公园、浐灞是湿地公园、西安北客站、西安地铁2、4号线穿过本区,机场线、14号地铁线现正在开建,多条公交线路路过我的家乡,西铜高速,绕城高速、北三环等给我的家乡带来无限活力和生机。老宅后面,房地产开发欣欣向荣如火如荼,忙碌的卡车和旋转的吊塔,日新月异的的城市面孔,让人真切感受家乡的变化,燃起我对家乡未来家园的憧憬。

  家乡东靠灞河,南邻渭河,原来荒芜的河提,现在是垂柳依依,碧水荡漾,野鸭在河面上嬉戏,鸟儿在河面上空盘旋,乡亲们在河边散步锻炼,夏天人们在河边垂柳下乘凉垂钓,冬天一片银装素裹。真是天更蓝,水更绿,河堤上可真是乡当的嘉年华。广场上的男女老少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洋溢幸福的笑容,把人带入梦幻的世界,广场上欢乐的气氛感染着周围的乡亲,这一切视乎在告诉人门,生活是甜蜜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40年来,更多的不是为了回忆昨天,而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

  我的家乡无疑会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最终和行走在繁华都市上的人们别无二样,那时村子的背影将会彻底消失于城市的繁华与喧闹之中,最终完成由城中村向大都市的华丽转身。

  老家的村庄是根,是我的出生地,更是我灵魂的处所,是我与家乡难以割舍的纽带。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千言万语,汇在一起,改革开放与子偕行,真好!

  一张全家福

  【郑婧 陕西省地质调查规划研究中心/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中心】

  翻翻相册,和爸妈一起聊聊他们的青春故事,一起回忆我们的小时候……照片由黑白变成了彩色,彩色也已大部分泛黄。

  父亲是警察,制服从白色、黄色、军绿色变成了藏蓝色,父亲的身材也发福了,俊俏的年轻小伙也已白发苍苍。母亲那两条齐腰的长麻花辫,再也没有留起来了,曾经变化的短发、烫发,如今每年都是同样的“中国妈妈小羊卷”。

  自从有了我,每年生日,父母就带我去照相馆,记录下我成长的瞬间—我的生日是夏天,各式各样漂亮的新裙子让我满心欢喜;一九九二年,那年我六岁,北京亚运会全民募捐,于是我有了第一件公主裙,还是粉色的蛋糕裙,胸脯上印着亚运会会徽—“熊猫盼盼”。

  也就在那年冬天,我有了弟弟,每年过年的全家福里又多了一个亲人。

  我们两个上学的时候,感觉时间好长,每天都是父母上班,我们上学。可是照片里,父母曾站在我们身后高大的身影,后来就坐在了前面。弟弟没过几年就已长高过我,我开始脚下踩木板,和弟弟一起站在后面,维护照片的和谐。

  二零一四年,我的旁边又多了一位关爱我的男士—我有了丈夫,有了自己的小家,父母虽然满脸皱纹,但笑容是那样的满足。

  二零一五年,父母的怀里抱着棉袄包的小宝宝,眼里全是各种稀罕。

  我有了自己的女儿,我的小家和这个大家,变得更热闹了。

  如今智能手机随时可以拍照片,发视频,然而我们已习惯和父母过年拍一张全家福。

  时光流逝,照片里留下幸福的一年又一年……

  新中国的小乡村

  【王亚娇 省地质调查实验中心】

  我的老家在辽宁沈阳,那是一座距离西安近2000公里的小乡村。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度过了单纯的童年,懵懂的青春,我对她有着太多的感情,虽然工作在西安,可是每到了春节,还是必须要回去一趟。大年三十,西安到沈阳的飞机,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却丝毫没有冻掉我的一丝热情。不仅我是如此,同行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在飞机刚刚落地的一刹那,所有人都像刚从幼儿园放学的孩子一样喋喋不休,满脸期待,兴奋激动,难以诉清的幸福。

  一路上很是顺利,由于新建的四环,从机场到家,基本上私家车十五分钟即到。春节期间,大部分在外的孩子都回来了,平日里万籁俱寂的乡村,一下子人声鼎沸起来。家家户户忙里忙外,热火朝天。有的人家开始倒贴“福”字,有的人家开始买菜准备团圆饭,有的人家开始一家人微笑逛商场,有的人家开始四处串亲戚。这样热烈喜庆,繁华祥和的节日气氛,真是让我们这些在外游子心潮澎湃,不禁感叹交通的便利,人情的温暖。

  自从1983正式开办自今,春晚已经陪伴了我们整整36年了,每一年的大年三十都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可是我发现今年这个方式已经落伍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看看一个个名人唱歌跳舞,而是有老及幼自己办起了“家庭晚会”。这些个节目都是平日里老人们在刷抖音看到的,在儿女们都回来的时候也开始逐一拍摄起来。今年我家就拍了一条。一家姥姥辈,八家叔叔阿姨辈,七家子女辈,30人共同拍了一条“我们一家人”的视频。这其中的乐趣不再是哈哈一笑,更多的是一种回忆,一种发展,一种传承。

  今年的春节庆祝方式,不再是单一的爆竹烟花满天飞,取而代之的是更环保更绿色的冰雕灯展。这不大年初一的夜里,我们一家人开着小汽车,来到了2019年第十届“盛京灯会”。此次灯会主题为“游古城观万家灯火,逛大院度别样元宵”,宣传老盛京、奉天城,回味沈城千年古韵,追忆旧城区观灯盛景。在新中国的建设与宣传下,我们不仅摒弃了对环境有污染,对身体有害的传统庆祝方式,而是采用了更为健康,多彩的户外活动。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流攒动,好不热闹,由此可见新中国,新社会,新时代,小乡村不再落后,不再封锁,而是与时俱进,更新换面。

  新农村还体现在一个沟通的新方式。今年不能见面的亲朋好友们,不再是忍受着孤单,思想,而是拿出手机,互发视频。通过网络,一张张熟悉思念的面孔呈现在眼前,仿佛时空交错,近在咫尺,大家可以正常的聊天,开玩笑,甚至还可以打麻将。这些深入生活的细节改变真是让交流零距离,让期盼无等待。

  春节,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之一,这一天无论天涯海角的游子,都要回到生养的故乡。在这里,人们放飞过去一年的不快与困顿,期许新一年的顺利与成长。正是这一辈辈人的盼望与努力,促进了新中国的发展与探索。借此让我们感谢党的领导,感谢现代社会的先行者。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的故乡一定会越来越好!

  不一样的西安年

  【段玉宇 省地质调查实验中心】

  春风吻着大地 轻柔地

  万物痒痒地 揉了揉眼睛

  却惊讶地发现

  城市变了模样

  高新区嘉会坊中

  声光电相互交错

  牵引着青年人的脚步

  时尚、科幻、创意无限

  网红书店不夜城

  书籍静默散芳菲

  吸引了稚子垂髫的目光

  畅游在知识地海洋

  芙蓉园里彩灯开

  眼睛看也看不完

  光与影的盛宴

  赏也赏不尽

  人们脸上的幸福

  春风也赞叹

  这特别的西安、特别的年

  在这智慧活力、姹紫嫣红地流连里

  一个新起点

上一篇: 运动会 | 合作拼搏 共同跨越 【2019-03-19】
下一篇: 关中白水县 人文幸福年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