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扫码关注
简体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进展 - 矿产地质

中国地调局2015年非能源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部署

来源:中国地调局 | 作者:中国地调局 | 时间:2015-02-25 | 阅读量:
字号:

  1. 南疆地区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

  以铁、铜、铅锌、金为重点,针对西南天山、西昆仑、阿尔金、东昆仑(新疆段)等重点成矿区带,围绕塔什库尔干铁矿、乌拉根—萨热克铅锌铜矿、宝塔山铅锌矿、阿沙哇义金铅锌矿、祁漫塔格地区铁铜多金属矿产、阿尔金山喀腊大湾一带铁铅锌多金属6个整装勘查区,18个重点勘查区及重要找矿远景区。系统部署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初步查明砂砾岩型和Sedex型铜铅锌多金属矿、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铁矿等主要成矿类型及其成矿条件、构造—建造类型、找矿方向等,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地质支撑。实现找矿重要新发现,新发现一批具有进一步找矿价值的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圈定一批找矿靶区,新发现一批大型以上矿产地,为形成新的大型资源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西昆仑铁铅锌资源基地调查与勘查示范,围绕塔什库尔干铁矿、宝塔山铅锌矿等整装勘查区和库斯拉普铅锌矿集区,以及6个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调查、综合异常查证和相应的矿产勘查。

  塔里木盆地西缘铜铅锌金资源基地调查,围绕乌拉根铅锌矿、萨热克铜矿等整装勘查区和库斯拉普铅锌矿集区,在已知矿床的外围以及重点勘查区和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调查、综合异常查证和相应的矿产勘查。

  阿尔金铁铅锌资源基地调查,围绕祁漫塔格地区铁铜多金属矿和阿尔金山喀腊大湾一带铁多金属矿2个整装勘查区,以及2个重点勘查区和3个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调查、综合异常查证和相应的矿产勘查。

  西南天山金铅锌银磷综合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以艾宾山—库米什金钨银、柯坪—库鲁克塔格铅锌银磷矿产为重点,并围绕阿哇义金铅锌矿5个重点勘查区和7个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调查、综合异常查证和相应的矿产勘查。

  2. 西北主要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工程

  以东昆仑、天山—北山、祁连、秦岭、阿尔泰5个重点成矿区带为单元,围绕17个整装勘查区、32个找矿远景区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初步摸清5个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圈定新的成矿远景区与整装勘查区,对重要的找矿靶区,安排少量的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工作等开展概略查证工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基础信息资料服务。

  东昆仑成矿带以铜、镍、金等为主攻矿种,以岩浆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为主攻矿床类型,加强对祁漫塔格、五龙沟、昆仑河等整装勘查区内铜、镍、金矿等的调查评价力度,为东昆仑铜镍多金属资源基地提供支撑。

  天山—北山成矿带以铜、镍、钼等矿种为重点,重点突出斑岩型铜(钼)矿、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矿和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的综合调查工作,对重要的找矿靶区进行深部工程验证,提交一批可供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的勘查基地。

  祁连成矿带以铜、铁、金为主攻矿种,以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沉积变质型铁(铜)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为主攻矿床类型,以国家级和省级整装勘查区及重要找矿远景区为重点,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力争在找矿方面取得重大发现。

  秦岭成矿带以铅锌、金等为重点,以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岩浆热液型金矿等为主攻矿种,围绕整装勘查区和重要找矿远景区,开展地质矿产综合调查,提交一批可供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的找矿靶区。

  阿尔泰成矿带以铜多金属、金等为重点,以块状硫化物型、斑岩型等为主攻矿床类型,对重点找矿远景区开展综合矿产地质调查及矿产异常检查工作,提交一批可供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找矿靶区。

  3. 东特提斯成矿带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

  以铜、金、钨、锑、铬等为主攻矿产,以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主要成矿类型。围绕东特提斯成矿带内的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和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提交一批可供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的找矿靶区,加快推进地质找矿工作,引导商业性勘查,尽快形成一批大型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推动西藏地质找矿新机制,拉动基金跟进和商业性勘查投入,进一步实现藏中、藏南找矿工作新突破。

  坚持“公益性地质工作更加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先行作用,加强地方需求、地方优势资源和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紧密结合,为乌蒙山区等几种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提供资源基础和地质信息服务。

  4.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综合调查工程

  以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建立羌塘、伦坡拉等重要油气盆地和班公湖—怒江、冈底斯等重点成矿带的构造格架、指导和服务重要盆地油气调查和重点成矿带找矿突破为主要目标,以东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髙原生长研究为主线,以贯穿东特提斯和青藏高原的科技长廊的精细地质调查为基础,以多学科综合研究和高技术为手段,开展特提斯—青藏高原主要油气盆地和成矿带的构造—沉积—岩浆—成矿(油)综合调查。

  以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为重要找矿突破区带,以多龙、米拉山等整装勘查区及其矿集区为重点,解决特提斯—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的主要关键地质问题,建立东特提斯不同演化时期的构造格局以及相关矿床成矿系列;对比研究新特提斯“俯冲—碰撞”型构造—岩浆演化与矿床成因;探讨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髙原生长的动力学与成矿过程,揭示斑岩铜矿,沉积岩容矿铅锌矿、铬铁矿和云英岩型钨锡矿4套特提斯域内主要成矿系统的形成规律。

  开展班公湖—怒江成矿带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圈定新的找矿靶区,实现找矿重要新发现,促进大型铜矿资源基地的建设。开展青藏髙原铬铁矿综合调查,力争实现铬铁矿找矿新突破。青藏高原北部盐湖锂等新能源资源综合调查,为建立藏北锂等新能源勘查开发基地奠定基础。

  5. 扬子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

  以锡、锰、铅锌、铜、金、磷等矿种为重点,围绕南岭、湘西—鄂西、桂东—粤西、武当—桐柏—大别等重点成矿区带,重点部署在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和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编制1:5万地质图、地质矿产图、与成矿有关的建造构造专题图、物化探异常图、找矿预测图等,初步摸清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圈定新的找矿靶区,为找矿突破提供科学依据,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基础信息资料服务。

  南岭成矿带以铅锌、金、锡、铜矿为重点,以燕山期岩浆热液型铅锌银矿、钨锡矿、锡矿,矽卡岩型钨锡、铜、铅锌矿,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等为目标,围绕着5个非铀整装勘查区,以及7个重点勘查区和8个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

  湘鄂西—黔东南成矿带以铅锌、铜、铁、锰等为主攻矿种,兼顾钨、锑、金,以扬子型铅锌矿为主攻矿床类型,重点在湖北神农架—黄陵、湖北鹤峰—湖南龙山、湖南张家界—贵州铜仁和湖南沅陵—怀化集中连片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

  桂东—粵西成矿带以金、铜、铅锌、铁等为主攻矿种,围绕2个整装勘查区,以及4个重点勘查和2个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以铜、钼、金、银、铅锌等为主攻矿种,兼顾稀土、锑、金红石、磷、镍,以斑岩型、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金银铜钼铅锌多金属矿等为主攻矿床类型,围绕2个整装勘查区,3个重点勘查(连片)和6个一般找矿远景区,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

  6. 江南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

  以铜、金、银、铁为主攻矿种,兼顾铅锌、锂、铌钽、铀、锰、稀土等金属矿产和萤石、晶质石墨等非金属矿产,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钦杭成矿带(东段)和武夷山成矿带为单元,以“开拓长江中下游第二找矿空间”、“再造一个德兴铜矿”、“再造一个紫金山铜金矿”为核心目标,以区内15个整装勘查区及重点勘查区、找矿远景区为重点工作区,围绕制约区域找矿突破的火山岩浆成矿与基底构造控矿等重大地质问题,按照科技引领、综合部署的原则,开展1:5万地质矿产调查综合调查,查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解决制约区域找矿突破的关键地质问题。

  7. 华北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

  以华北陆块及周缘铁、铝、金、铜、稀土、有色金属等优势重要矿产的地质矿产调查为重点,依次围绕大兴安岭、阴山、燕山—太行、中条—熊耳山开展地质矿产综合调查,以重点成矿区带为单元,从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找矿远景区着手,开展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基本摸清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圈定新的找矿远景区和靶区,引领拉动商业勘查,实现找矿突破,形成大型—超大型后备资源基地,有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和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基础信息资料服务。

  8.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综合调查工程

  以金、铜、铅锌银、硼、稀土、石墨等优势重要矿产的地质矿产综合调查为重点,围绕东北重要矿产资源调查主要任务,以成矿带为部署单元,近期优先部署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找矿远景区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以地质矿产综合调查为主要手段,部署和开展多专业综合调查评价,突出调查评价的多方法、多目标、全方位及成果的综合性、系统性,争取在2020年以前完成东北重要成矿带和成矿远景区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紧